概况

数据,是现实世界在网络空间的投影,隐含着丰富的信息和规律。它和土地、劳动、资本和科技一样,是一种生产要素,是建设数字中国的基础,是驱动数字化转型和数字经济的一种新能源(Power)。基于数据,已经并且还将继续出现一大批新兴应用。在应用背后,我们需要新方法、新技术、新理论,也需要新的人才。学院旨在培养能发挥数据价值的创新型人才,研究生不仅是现有理论方法和技术的“驾驶员”,更是能发明新理论和新方法的“造车人”。

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秉持“应用驱动创新”和“开放成就创新”的发展理念,岀于“做真的研究,做有用的研究”的初心,以实际问题,特别是社会痛点为出发点,用创新思路和开源技术解决问题,通过与企业和行业的紧密联动和融合,力争形成赋能产业的原创性科研成果,培养能够发挥数据价值,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卓越人才。


学科和招生

学院招收“数据科学与工程”交叉学科博士和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电子信息专业“大数据技术与工程”方向专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


研究生招生学科和类别


师资与科研方向

学院专业教师中有国家级领军人才3人,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3人,各类省部级优秀青年人才12人;学院现有导师40余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1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有9位专业教师具有长期工业界工程研究经历。学院教学、科研、工程实力雄厚。导师详细介绍,请查询学院网页“师资队伍”栏目。

学院针对金融、教育、物流等行业数字化转型中的痛点问题,围绕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以及基于数据的智能服务和应用开展系统性研究,在数据系统、区块链数据管理、数据中台、数据治理的核心技术与方法、理论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并在金融科技(FinTech)、教育科技(EduTech)、物流科技(LogTech)、营销科技(MarketTech)等应用领域与一批数字化原生企业与科技创新企业和一线应用单位紧密合作,在开展研究的过程中,培养创新型的工程研究人才。

研究生科研方向


研究生培养模式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将学院教师团队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多次省部级科技进步、技术发明一等奖、计算机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成果融入教学和实验、实践内容。同时,学院与企业成立了10余家校企联合实验室,获批了上海市大数据管理系统工程研究中心和区块链数据管理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两个科研基地,将来自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的案例融入课程,工业界专家也参与了课程建设和实践指导。学校、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企业共同构成了一个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平台。

学院研究生培养采取实验室导师制。每个实验室有明确的中长期发展目标、具体的研究任务和经费支持,具有特色的技术路线和人才培养路径。实验室承担的研究任务可能来自于某个行业或企业,也可能是重要的国家科研项目。实验室导师和研究生导师小组其他成员一起,确定学生的选课计划、实践实习活动以及学位论文撰写。


研究生校企联合实验室


研究生培养包括课堂教学和科研实践训练两部分。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夯实数据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知识,学习相关研究方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了解学科前沿和科学研究的方法。科研实践则训练学生在真实的应用中运用学科知识开展科学研究、技术研发以及系统和应用构建,解决实际问题。



研究生课程

学院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定期开展暑期学校(DaSESS)、研究生学术沙龙、主题论坛等学术活动,开拓学生视野、提升创新创业兴趣,锻炼创新能力。


研究生沙龙

此外,除了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外,学院积极参与学校“三年行动计划”博士资助体系,多家企业在数据学院设置了企业冠名奖学金,奖励创新性成果突出的学生。

数据学院的毕业生深受行业欢迎,就业质量高,超过60%的学生去向为互联网、IT领域创新型企业,就业率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