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暨数据专业虚拟教研室第二次全体会议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2-10-12浏览量:228

 

       2022年9月30日,第七届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研讨会暨数据专业虚拟教研室第二次全体会议以线上会议的方式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华东师范大学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周烜教授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虚拟教研室带头人周傲英教授和数据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钱卫宁教授出席会议并参与讨论,东北大学、复旦大学、湖北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河南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云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贵州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四川大学和中原工学院等兄弟院校的近百位教师,以及出版界和工业界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以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教材建设为主题,与会学者和专家展开了深入的讨论与交流。

1665558932580016678.png

1665559067385035747.jpg

1665559086933062432.jpg

       首先,周傲英教授阐述了教材编写对于数据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周校长指出,数据专业是新时代的计算机专业,目前的计算机学科逐渐由传统的以计算为中心变为以数据为中心。数据是一个全新的要素,是一种新的Power。我们需要对数据有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因此我们也有必要对教材知识体系进行全面的重构。同时,在数字和互联网时代,面对全方位的数字化转型,我们有机会也有技术能够实现千人千面的教材。他特别强调,教材是文化的结晶,是知识的结晶,是文化的传承;国家格外重视课程教材的编写,我们有责任改变长期以来 “引进教材、翻译教材”的状况,为我们国家的高等教育创造更为优秀的教材。

1665559212604028843.jpg

       随后,高等教育出版社计算机分社韩飞社长介绍了高教社与数据专业建设协作组一直以来的合作状况,并对数据专业虚拟教研室的建设以及后续合作方式给出若干建议与规划。高教社同协作组在“课程-大纲-教材”的教材推进模式方面高度契合;双方紧密合作,出版了《数据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核心课程体系》引领性大纲,规划了若干核心课程,十余本教材正在陆续出版中。韩社长提到,虚拟教研室是凝聚数据科学与工程教研人员的一个载体,应当以此为契机吸引高校数据专业优秀教师加入教材与课程的建设上来,高教社也会发挥其独特角色,稳步推进课程发展和教材建设等工作。

      多位学者介绍了自己新近编写的教材。暨南大学古天龙教授介绍了教材《人工智能伦理导论》,同时分享了在暨南大学讲授此门课程的经验。人工智能伦理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全新知识领域,该领域是计算机伦理、网络伦理、数据伦理和机器人伦理的综合与发展;在高校开设这门课程,意在向学生普及智能技术和应用中的理论意识,强化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产品开发和学术研究过程中的伦理规范。古教授在暨南大学开设的该课程受到学生的极大欢迎。

1665559320148079896.jpg

       复旦大学邱锡鹏教授介绍了教材《神经网络与机器学习》。在大数据时代,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已经成为了计算机学科的关键技术,机器学习相关课程的学习也成为计算机专业本科与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邱教授在多年的机器学习教学科研中,意识到机器学习的教学目前存在诸多难点:机器学习领域所涉及的前序知识多,对数学基础和理论功底的要求高,内容杂乱,知识点多,知识更新速度快。因此,该书的内容编写兼顾了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该书的编写采用了开源软件的模式,集合了读者的群策群力,初稿形成后在网络平台公开,在收集读者和学生的意见基础上不断迭代,形成了成熟的教材。该课程在复旦大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该教材也成为机器学习领域的畅销书之一。

1665559361047068335.png

       华东师范大学的王伟教授做了数据专业教材建设调研的报告。数据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强调用数据赋能产业的能力,人才岗位则涉及了数据工程、数据算法、数据应用等方面,基于此,王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数据专业各岗位的能力画像,并对所调研的国内外数据专业建设情况做了概述。国内数据专业命名较为统一,而国外的命名却有明显区别;国内主要用专业知识课程和实践类课程来提升同学们的实践能力,而国外偏好项目类的课程。王教授还将国内外的教材情况做了对比:国外在相关专业有系列教材、公开教材、在线课程等,还有一些职业、引导等新话题教材,国内数据领域相较下虽总量不少,却分布不均、缺乏优质教材,另有缺乏系统性和案例等短板。由此引发的思考是,要重视多学科知识体系的融合和重构,加强数据专业专有课程的教材建设,编写适用于情景教学的教材,加强教材建设。最后,王教授汇报了华东师范大学数据专业的教材建设成果,包含教材进程、核心课程和线上的水杉在线平台。

1665559400398050902.png

       来自中央财经大学的王秀利老师分享了新教材《大数据治理与服务》。在数据治理与服务方面,现存教材中缺乏实践指导,所以王老师与团队一起,花费5年时间编纂出这本教材。教材的核心即为学习“数据到信息再升华到智慧的过程”。王老师对教材的每一章节做出了简单的介绍,内容包含了大数据治理与服务概述、总体框架,元数据、主数据、文档和内容的治理,以及大数据安全治理并给出了大数据治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教材是数据治理与管理学的融合,是学习数据中必不可少的方面,也是面向企业所需的必要知识。

1665559437377094915.png

      最后的新教材分享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徐辰老师。他编写的《分布式计算系统》出版于会议前不久。徐老师介绍了该书的编写背景和应用驱动创新的理念。以分布式计算机系统为基础的数据处理、数值运算、深度学习在各类应用中都具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材的名称由原本过于宽泛的大数据处理系统改为分布式计算系统。教材试图克服类似教材门槛偏高、偏难的问题,将原理、架构和编程的知识进行了有机结合。该教材面向的读者是数据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企业研发人员,不仅包括面向“驾驶员”的知识,还包括面向未来“造车人”的知识。教材的总体结构包括分布式存储系统、计算系统、资源管理系统、协调服务系统,涵盖了设计思想、体系架构、工作原理、容错机制、编程示例等内容。徐辰老师还针对教材建设了慕课等教学资源。

1665559474536072468.png

       会议最后的议程是圆桌讨论。本次圆桌讨论由钱卫宁老师主持,讨论嘉宾包括华东师范大学周傲英副校长、厦门大学林子雨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范举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王伟教授、复旦大学邱锡鹏教授和高教社计算机分社韩飞社长。圆桌的讨论主题是新时代数据专业教材建设。嘉宾就工科教材如何平衡理论知识与方法实践、教材的边界、实体教材与在线平台结合等方面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与会老师与专家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与理解,提出各自教学中所面对的困难和疑惑,并分享了各个学校在克服这些问题过程中的经验。

      会议的讨论气氛热烈。与会者纷纷表示意犹未尽,期待下一次虚拟教研室活动的到来。



图文:赵明昊,苏斌,刘露莹

审核:周烜

排版:刘蔚璁